您的位置首页 >要闻频道 > 热搜鲜 >

祁县神奇的晋商之路

导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盐财经 (ID:nfc-yancaijing) 作者:赖逸翰 1/26,这个奇特的数字,是用来形容山西一座小城的——祁县。 山西省共辖11个设区市和117个县级行政单位,而祁县,恰好是全省26个无煤县之一。没有煤矿资…

 祁县神奇的晋商之路

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
盐财经
(ID:nfc-yancaijing)
作者:赖逸翰
1/26,这个奇特的数字,是用来形容山西一座小城的——祁县。
山西省共辖11个设区市和117个县级行政单位,而祁县,恰好是全省26个无煤县之一。没有煤矿资源,也就意味着,祁县的人们必须自寻出路。
在种植玉米和酥梨之外,祁县人有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号:晋商。
从福建武夷山处购茶,再跨山渡河贩卖到俄罗斯,经商的祁县人走出了一条万里茶路。配合盐、茶和粮的生意,祁县人把票号,即当时的银行,开到国门之外,用中国人自己的金融系统做到“汇通天下”。
昭馀古城与名声在外的乔家大院,诉说着这段历史。“川陕通衢”的牌匾至今仍悬挂在祁县贾令镇的镇河楼之上,回望着当时繁荣的跨境商贸。
历史烟尘笼罩着古建筑上精致的雕刻和绘画,却难掩祁县人的晋商风采。
山西晋中,乔家大院。(图/wikipedia)????????
如今的祁县,仍有这样一群商人,他们向外销售着中国商品,足迹遍布各大洲。
他们生产的商品,能在全球市场独占鳌头。但这次,主角从茶、盐和粮食,换成了玻璃器皿。
历史上非我所长,玻璃器皿本不该是祁县人向外寻求“生路”的选择。毕竟,要反向输出别人长于制作且乐于使用的商品,并不是一件易事。
有趣的是,在竞争中留存下来的53家祁县玻璃企业,凭借着每年约25万吨玻璃器皿的产量,支撑起了祁县“中国玻璃器皿之都”的称号,产品覆盖欧美和中东等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